第一百八十三章 刚开业就特么有人来捣乱!
推荐阅读:万相之王、人族镇守使、你们修仙,我种田、请天下赴死、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燕归尔新书入骨宠婚误惹天价老公、男人三十李新年、禁止犯规、从水猴子开始成神、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185章 刚开业就特么有人来捣乱!
贾环道出其中的思路的之后,太上皇也不好说什么了。
主要是有点尴尬。
毕竟是皇帝,在登上皇位的时候,权利和义务,就已经完成了绑定。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看到了权利,而故意忽视义务。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人的下场。
无一不是昏君!
更有甚者,直接被人从皇位上掀翻下来,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地方士绅,盘剥底层百姓的事情,太上皇不能说不知道,大概也就是一清二楚的水平。
不过被贾环直接当着面揭老底,也是有点尴尬。
太上皇摸了摸鼻子,道:“朝廷治理不易,地方上还得靠着他们出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不算找补吧,光明正大的承认了,就是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您误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贾环非常敷衍的接了一句。
一点诚意几乎都没有。
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考虑到贾环的出身,多少也有点,放下筷子骂娘的嫌疑。
正因为如此,贾环才在努力改变着这一点。
“以粮食为主,以军队打仗为辅,总能把对面收拾的老老实实的。”
“朝廷拿决策,不能总是跟着对面的思路走。”
“对面想打就打,想互市就互市,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贾环说的也是实情,也是长期以来,中原王朝面临的一大弊病。
总是被游牧民族牵着鼻子走,即便是后来修好了长城,基本上采用的也是防御策略。
根本没有办法拿捏,彻底避免战争冲突。
换个思路的话,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难呀。”太上皇叹了口气。
继续道:“一方面朝廷的粮食也只能勉励维持,一遇到灾年,也难免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朝廷里的大臣们,也是各持己见。”
“文官要谈,武官要打,左右为难。”
贾环笑道:“您不能全听他们的吧?”
“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每一个团团伙伙,都不可避免的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屁股天然就是坐歪的,还能指着他们实事求是?”
本来就是,千里做官只为财,有几个人,是真正出于为民请命才十年寒窗的。
大胆承认一下,并不可耻。
可耻的是,明明什么都干了,还什么都不敢承认。
太上皇也有点苦笑道:“朕不听他们的,又能怎么办?”
“事情到头来,还得指着他们去办,万一在执行的时候,还是出了纰漏,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不是没有人这么干过,举个简单的例子,鹰酱驻扎在中东的部队,大概从两千零三年之后,就几乎没有停止过。
嘴上说是为了反恐,为了打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是实际上,打击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其他的没打出来,反倒是把石油价格打上来了,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对于当地的驻军而言,中后期基本上过了高风险期,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可以打了。
毕竟前期雷霆万钧的行动,以及降维打击的武力值,基本上已经把对手摧毁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能在前线多待一天,就相当于多拿了一天的补贴。
要知道,有仗打的军队在一线的待遇,和没仗可打的军队在国内驻防,待遇基本上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都舍不得这份福利待遇,能怎么办呢?
那就养寇自重吧。
没错,装备世界一流的军队,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当代,竟然也能够玩起来养寇自重的把戏。
也算是让全世界人民开了眼了。
当然,其他把戏也很多,养寇自重只是最基本的操作手法。
“还是要扩大选拔途径,不能全都指望着三年一次的大比,人太少了,就容易被把控。”
“泱泱大国,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培养不出来几个能办事儿的人!”
没人能干活这事儿,贾环一直是不相信的。
人口基数那么大,万里挑一也选出来了。
在某种程度上,这玩意儿就跟兔子家的足球差不多。
田径这种对种族天赋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都能出不少的冠军,更何况是足球呢?
说白了还是一个参与门槛的问题,看的人多,真正能够参与其中的人少,才是最核心的矛盾。
跟朝廷选拔的科举考试一样,都知道考过去就能做官,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考试呢?
结果也是不言自明。
成本这玩意儿,都是实打实的银子,没有那么多的人家,能够负担的起。
即便是到了3202年,估计也还是会有人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生来不平等这种事情,绝对不是哪个朝代的特色。
贾环作为局外人,肯定不会屈服于老旧的那一套所谓规矩。
都特么重生过来了,总不能还继续给人装孙子!
那还不如不重生,最起码当个真孙子,上面还有人疼,还能吃上口热饭。
贾环顿了一下,继续道:“就从京城开始抓起来,对五岁以上的孩童,开设识字班。”
“每半年一考核,符合标准的,就可以升一级,不出五年,肯定能培养出一批人才。”
四书五经这玩意儿,读起来真没有那么费劲。
只要记性好,再加上名师指点,基本上都能够很快掌握。
至于八股文,妥妥的就是一个筛选的工具。
贾环需要的是能办事情的人,而不是只会写文章的书呆子。
并不一定非得按照八股取士。
至于如何做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不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对于中下层民众而言,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脱离最底层被盘剥的命运,才是当务之急。
贾环刚刚慷慨陈词完,赦老爷就咳咳两声,直接打断道:“咱们还是先谈谈粮食的事情吧,毕竟得现有这个,才有接下来操作的基础。”
贾环刚才的言论,着实给赦老爷吓了一跳。
贾家的腰杆子再硬,也根本承受不起如此折腾。
科举取士是文官们的命根子,等闲之人,肯定是碰都不能碰的。
也是没想到,贾环不仅要碰,还要断了人家的命根子,这谁能受得了?
找上门来拼命都是轻的。
太上皇深深地看了赦老爷一眼,意味深长道:“粮食确实是个大问题,要是能解决的话,朝廷也不怕在战事上耗下去。”
打仗嘛~
除了真正激烈战斗时候的厮杀之外,更多的时间,其实就是在比消耗。
当然厮杀的时候,比的也是消耗,只不过消耗的是人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粮食的消耗,以及武器的消耗。
武器好解决,耐用属性都比较强,即便是战场回收,回炉重造也来得及。
但是粮食这玩意儿,产量是固定的。
再加上打仗的话,一旦增兵,就意味着需要从生产领域,抽调劳动力上前线。
粮食产量下降,几乎就是定局。
需求上升,供给下降,谁家的家底,也禁不住这么折腾。
“粮食的问题好解决,要么对内多挤出一点来,要么对外,多买一点回来。”
“海外属国也是有地有粮,既然他们用不完,不如咱们买点回来,也算是以有余而补不足。”
在贾环看来,朝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发展和生存问题的脱离。
对于士绅地主而言,只需要盘剥农民,就可以活的很滋润,自然就没有提高产量的动力。
反正灾年的时候,也饿不着。
而对于农民而言,有提高产量的需求。
毕竟提升了之后,扣除开支剩下的余粮才会多一些。
但是偏偏农民自身,又没有这个实力和基础来搞这些科学研究。
实情如此,就很尴尬。
总体而言,贾环的策略,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太上皇也陷入了沉思。
赦老爷是时候结束这个话题,道:“朝廷大事岂能儿戏,再议再议。”
明显就是给太上皇台阶下了。
也是给贾环一个机会。
转眼间,皇家票号开业也有了十几日的时间。
京城百姓也已经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皇家票号发行的银票。
主要还是方便。
在最初开始设计的事后,贾环就对银票的面额,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要知道银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物价水平摆在那里,对于绝大多数的生活所需,铜钱基本上已经够用了。
所以,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银票专门做了小面额设计。
最小单位为一钱银子,再低就没办法了,成本和面额,基本上已经持平了。
(古代货币兑换,在不同的朝代,比例是不一样的,十分杂乱。这里约定,文铜钱=10贯\/吊=10两白银=100钱白银=1两黄金。)
可不能干成本低于面值的事儿。
尤其是在铸造金属货币的时候,更不能这么干。
因为一旦发生倒挂的话,货币本身的价值,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重新流入市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块钱的钢镚,假如采用铜制,那么根据铜的市场价格,实际上当成铜块来贩卖的话,可以卖到一块五。
问题就出现了,不需要动什么脑子,也可以看到一条财路。
那就是大量兑换这种铜制的一元硬币,然后当成金属来贩卖。
转手就是50%的利润率!
结果就是,市场上的一块铜币,很快就会全部流出。
而作为货币的发行方,也会出现大规模的亏损。
虽然一钱银子的面额,对于眼下而言,还是稍微高了一些。
但是问题也不大,稍微提高一下物价水平,很快就会变成主流货币。
其实货币的普及应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道理很简单,只要用起来方便,可以保证币值,买卖双方都认可,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贾环已经提前做好了,银票流入和留出市场的安排,自然是十分顺畅。
不过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终于到了要迎接考验的时候了。
月初,正是朝廷发放月俸的时间。
看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看什么时候发工资。
财务状况越好的企业,发工资的时间越是靠近月初。
为了给户部发放俸禄,贾环提前吩咐,做了一批专门批号的银票。
看起来和市场上正常流通的银票,其实没什么区别,只在一些编号的号段上做了区分。
简单点数,就是想要统计一下,朝廷官员,对于银票的认可程度。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轧账的时候,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号段内的银票,被拿回来换了银子。
当然,数据肯定有误差,但是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来,银票的认可程度。
为了尽可能降低流通带来的影响,贾环下令,从发薪之日起,每日开始统计,而且只统计前五天的数量。
如今刚好五天过去,贾蔷拿着统计报表来找贾环汇报工作。
“环叔,情况看起来不太乐观。”
“朝廷在京大小官员,以及所属胥吏,另顺天府上下,和五城兵马司等,总计约七千余人。”
“所发放薪俸等,约十五万两。”
“最近五日,就收回来了十三余万两银票,余数不足两万两。”
简要汇报的同时,把手里的报告,也递给了贾环。
贾环稍微看了下,道:“这是有人来捣乱呀。”
在贾环的设想里,回收银票的总数,应该低于一半才是正常的。
毕竟是太上皇和皇上力推的新政,稍微有点脑子的,应该都会持币观望一下。
又不是不能用,何必非得这么着急换成银子。
要知道,朝廷发放薪资之前,银票在京城一总八分九个营业网点,银票的数量都是正流出的。
也就是说,存银子的人多,而回来兑换银子的人少。
贾环想了想道吩咐道:“去查一查,银票都是哪些人来兑换的,七千余人的动作,绝对不会如此整齐划一。”
在开设网点的时候,关于人手的分布,贾环就已经做了专门的考量。
为了更好的推广银票,皇家票号各个营业网点的伙计,都是原本片区的熟人,来来往往的街坊,差不多都有个脸熟。
贾环道出其中的思路的之后,太上皇也不好说什么了。
主要是有点尴尬。
毕竟是皇帝,在登上皇位的时候,权利和义务,就已经完成了绑定。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看到了权利,而故意忽视义务。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人的下场。
无一不是昏君!
更有甚者,直接被人从皇位上掀翻下来,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地方士绅,盘剥底层百姓的事情,太上皇不能说不知道,大概也就是一清二楚的水平。
不过被贾环直接当着面揭老底,也是有点尴尬。
太上皇摸了摸鼻子,道:“朝廷治理不易,地方上还得靠着他们出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不算找补吧,光明正大的承认了,就是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您误会了,我没有这个意思。”贾环非常敷衍的接了一句。
一点诚意几乎都没有。
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考虑到贾环的出身,多少也有点,放下筷子骂娘的嫌疑。
正因为如此,贾环才在努力改变着这一点。
“以粮食为主,以军队打仗为辅,总能把对面收拾的老老实实的。”
“朝廷拿决策,不能总是跟着对面的思路走。”
“对面想打就打,想互市就互市,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贾环说的也是实情,也是长期以来,中原王朝面临的一大弊病。
总是被游牧民族牵着鼻子走,即便是后来修好了长城,基本上采用的也是防御策略。
根本没有办法拿捏,彻底避免战争冲突。
换个思路的话,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难呀。”太上皇叹了口气。
继续道:“一方面朝廷的粮食也只能勉励维持,一遇到灾年,也难免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朝廷里的大臣们,也是各持己见。”
“文官要谈,武官要打,左右为难。”
贾环笑道:“您不能全听他们的吧?”
“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每一个团团伙伙,都不可避免的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屁股天然就是坐歪的,还能指着他们实事求是?”
本来就是,千里做官只为财,有几个人,是真正出于为民请命才十年寒窗的。
大胆承认一下,并不可耻。
可耻的是,明明什么都干了,还什么都不敢承认。
太上皇也有点苦笑道:“朕不听他们的,又能怎么办?”
“事情到头来,还得指着他们去办,万一在执行的时候,还是出了纰漏,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不是没有人这么干过,举个简单的例子,鹰酱驻扎在中东的部队,大概从两千零三年之后,就几乎没有停止过。
嘴上说是为了反恐,为了打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但是实际上,打击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其他的没打出来,反倒是把石油价格打上来了,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对于当地的驻军而言,中后期基本上过了高风险期,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可以打了。
毕竟前期雷霆万钧的行动,以及降维打击的武力值,基本上已经把对手摧毁的差不多了。
这个时候,能在前线多待一天,就相当于多拿了一天的补贴。
要知道,有仗打的军队在一线的待遇,和没仗可打的军队在国内驻防,待遇基本上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都舍不得这份福利待遇,能怎么办呢?
那就养寇自重吧。
没错,装备世界一流的军队,在通讯如此发达的现当代,竟然也能够玩起来养寇自重的把戏。
也算是让全世界人民开了眼了。
当然,其他把戏也很多,养寇自重只是最基本的操作手法。
“还是要扩大选拔途径,不能全都指望着三年一次的大比,人太少了,就容易被把控。”
“泱泱大国,那么多人,怎么可能培养不出来几个能办事儿的人!”
没人能干活这事儿,贾环一直是不相信的。
人口基数那么大,万里挑一也选出来了。
在某种程度上,这玩意儿就跟兔子家的足球差不多。
田径这种对种族天赋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都能出不少的冠军,更何况是足球呢?
说白了还是一个参与门槛的问题,看的人多,真正能够参与其中的人少,才是最核心的矛盾。
跟朝廷选拔的科举考试一样,都知道考过去就能做官,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考试呢?
结果也是不言自明。
成本这玩意儿,都是实打实的银子,没有那么多的人家,能够负担的起。
即便是到了3202年,估计也还是会有人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生来不平等这种事情,绝对不是哪个朝代的特色。
贾环作为局外人,肯定不会屈服于老旧的那一套所谓规矩。
都特么重生过来了,总不能还继续给人装孙子!
那还不如不重生,最起码当个真孙子,上面还有人疼,还能吃上口热饭。
贾环顿了一下,继续道:“就从京城开始抓起来,对五岁以上的孩童,开设识字班。”
“每半年一考核,符合标准的,就可以升一级,不出五年,肯定能培养出一批人才。”
四书五经这玩意儿,读起来真没有那么费劲。
只要记性好,再加上名师指点,基本上都能够很快掌握。
至于八股文,妥妥的就是一个筛选的工具。
贾环需要的是能办事情的人,而不是只会写文章的书呆子。
并不一定非得按照八股取士。
至于如何做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不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对于中下层民众而言,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脱离最底层被盘剥的命运,才是当务之急。
贾环刚刚慷慨陈词完,赦老爷就咳咳两声,直接打断道:“咱们还是先谈谈粮食的事情吧,毕竟得现有这个,才有接下来操作的基础。”
贾环刚才的言论,着实给赦老爷吓了一跳。
贾家的腰杆子再硬,也根本承受不起如此折腾。
科举取士是文官们的命根子,等闲之人,肯定是碰都不能碰的。
也是没想到,贾环不仅要碰,还要断了人家的命根子,这谁能受得了?
找上门来拼命都是轻的。
太上皇深深地看了赦老爷一眼,意味深长道:“粮食确实是个大问题,要是能解决的话,朝廷也不怕在战事上耗下去。”
打仗嘛~
除了真正激烈战斗时候的厮杀之外,更多的时间,其实就是在比消耗。
当然厮杀的时候,比的也是消耗,只不过消耗的是人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粮食的消耗,以及武器的消耗。
武器好解决,耐用属性都比较强,即便是战场回收,回炉重造也来得及。
但是粮食这玩意儿,产量是固定的。
再加上打仗的话,一旦增兵,就意味着需要从生产领域,抽调劳动力上前线。
粮食产量下降,几乎就是定局。
需求上升,供给下降,谁家的家底,也禁不住这么折腾。
“粮食的问题好解决,要么对内多挤出一点来,要么对外,多买一点回来。”
“海外属国也是有地有粮,既然他们用不完,不如咱们买点回来,也算是以有余而补不足。”
在贾环看来,朝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发展和生存问题的脱离。
对于士绅地主而言,只需要盘剥农民,就可以活的很滋润,自然就没有提高产量的动力。
反正灾年的时候,也饿不着。
而对于农民而言,有提高产量的需求。
毕竟提升了之后,扣除开支剩下的余粮才会多一些。
但是偏偏农民自身,又没有这个实力和基础来搞这些科学研究。
实情如此,就很尴尬。
总体而言,贾环的策略,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太上皇也陷入了沉思。
赦老爷是时候结束这个话题,道:“朝廷大事岂能儿戏,再议再议。”
明显就是给太上皇台阶下了。
也是给贾环一个机会。
转眼间,皇家票号开业也有了十几日的时间。
京城百姓也已经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皇家票号发行的银票。
主要还是方便。
在最初开始设计的事后,贾环就对银票的面额,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要知道银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物价水平摆在那里,对于绝大多数的生活所需,铜钱基本上已经够用了。
所以,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银票专门做了小面额设计。
最小单位为一钱银子,再低就没办法了,成本和面额,基本上已经持平了。
(古代货币兑换,在不同的朝代,比例是不一样的,十分杂乱。这里约定,文铜钱=10贯\/吊=10两白银=100钱白银=1两黄金。)
可不能干成本低于面值的事儿。
尤其是在铸造金属货币的时候,更不能这么干。
因为一旦发生倒挂的话,货币本身的价值,就会变成另一种形式,重新流入市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块钱的钢镚,假如采用铜制,那么根据铜的市场价格,实际上当成铜块来贩卖的话,可以卖到一块五。
问题就出现了,不需要动什么脑子,也可以看到一条财路。
那就是大量兑换这种铜制的一元硬币,然后当成金属来贩卖。
转手就是50%的利润率!
结果就是,市场上的一块铜币,很快就会全部流出。
而作为货币的发行方,也会出现大规模的亏损。
虽然一钱银子的面额,对于眼下而言,还是稍微高了一些。
但是问题也不大,稍微提高一下物价水平,很快就会变成主流货币。
其实货币的普及应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道理很简单,只要用起来方便,可以保证币值,买卖双方都认可,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贾环已经提前做好了,银票流入和留出市场的安排,自然是十分顺畅。
不过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终于到了要迎接考验的时候了。
月初,正是朝廷发放月俸的时间。
看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看什么时候发工资。
财务状况越好的企业,发工资的时间越是靠近月初。
为了给户部发放俸禄,贾环提前吩咐,做了一批专门批号的银票。
看起来和市场上正常流通的银票,其实没什么区别,只在一些编号的号段上做了区分。
简单点数,就是想要统计一下,朝廷官员,对于银票的认可程度。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轧账的时候,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号段内的银票,被拿回来换了银子。
当然,数据肯定有误差,但是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来,银票的认可程度。
为了尽可能降低流通带来的影响,贾环下令,从发薪之日起,每日开始统计,而且只统计前五天的数量。
如今刚好五天过去,贾蔷拿着统计报表来找贾环汇报工作。
“环叔,情况看起来不太乐观。”
“朝廷在京大小官员,以及所属胥吏,另顺天府上下,和五城兵马司等,总计约七千余人。”
“所发放薪俸等,约十五万两。”
“最近五日,就收回来了十三余万两银票,余数不足两万两。”
简要汇报的同时,把手里的报告,也递给了贾环。
贾环稍微看了下,道:“这是有人来捣乱呀。”
在贾环的设想里,回收银票的总数,应该低于一半才是正常的。
毕竟是太上皇和皇上力推的新政,稍微有点脑子的,应该都会持币观望一下。
又不是不能用,何必非得这么着急换成银子。
要知道,朝廷发放薪资之前,银票在京城一总八分九个营业网点,银票的数量都是正流出的。
也就是说,存银子的人多,而回来兑换银子的人少。
贾环想了想道吩咐道:“去查一查,银票都是哪些人来兑换的,七千余人的动作,绝对不会如此整齐划一。”
在开设网点的时候,关于人手的分布,贾环就已经做了专门的考量。
为了更好的推广银票,皇家票号各个营业网点的伙计,都是原本片区的熟人,来来往往的街坊,差不多都有个脸熟。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0/10735/63299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