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多看看地球仪,少看看世界地图!
推荐阅读:山村里的女人、北美悍警:从洛城巡警开始、独步成仙、不是吧君子也防、你们修仙,我种田、我每月能刷新金手指、从水猴子开始成神、神农道君、男人三十李新年、怪异收容专家、
第238章 多看看地球仪,少看看世界地图!
雍治的教育是缺失的。
小时候不受太上皇重视,基本上没啥关注度,就跟在兄弟们屁股后面,在上书房读书。
那时候负责有问题,请教最多的,也就是张英。
当时还不是大学士,只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后来才兼任了礼部左侍郎。
算是有了登阁拜相的资格。
怎么说呢,雍治和张英,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也算是忘年交。
……
和太上皇文书一块抵达京城的,还有贾环发回来的信件。
内容很简单。
就是嘱咐贾蔷和贾芸二人,跟京城里投资关系比较亲近的几家商量一下,共同出资经营土地,以及搞科研中心的事情。
按说得分成两个部分。
毕竟按照性质来看的话,搞研发和搞土地,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基本上以费用和开支为主。
而后者以搞资产兼并为主。
但是贾环在信中,专门指明了,必须把这两项绑定在一起来执行。
为的就是把风险对冲一下。
科研这种事情,贾环没有做过,但是也听说过。
是一项失败率极高的活动。
不说是十之八九,估计有时候连百分之一的成功率都没有。
多少人力物力,全都投进去了,到最后就得到了失败的经验。
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当然,如果要是成功了,收益也很可观。
不能让付出的人吃亏。
“芸哥儿,三叔安排的差事,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按照分工来说,找人拉投资什么的,应该是贾蔷的业务范围。
但是牵涉到了土地的购买,以及接下来的组织耕种什么的,就是贾芸的工作了。
也就是说,这事儿,得两个人通力协作才行。
“三叔的方略不都写好了吗?”
“咱们照着执行不就行了。”
贾芸也不能说是死心眼,利害关系什么的,贾环确实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就是想拉着大家伙入股。
拿到地之后,盈利的部分,用来补贴科研。
直到成果出来之后,再产生的利益,才能分配给大家。
这个周期可能会很长,属于高风险高回报型的项目。
“你不知道,那些人可贼着呢,要是看不到回头钱的话,估摸着想让他们拿银子的话,肯定是千难万难。”
永远不要低估人的智慧。
一开始的时候,贾环推动的各个项目,速度都很快。
一方面是能够保障盈利。
另一方面,也是大家都不太懂项目的内在逻辑,看在太上皇领投的面子上,也都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但是这次不一样。
土地这玩意儿,大家都挺熟悉。
贾环给出的这个盈利方式,以及不太确定的回报率,确实挺难打动人。
“先试试吧,不行的话,再跟三叔汇报。”
贾芸始终认为,只要遵照贾环的指示办事,就肯定不会出什么差错。
说实话,更深层次的原因,贾芸也想象不到。
利益的独享和共享,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运河,龙船。
雍治的圣旨,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下发了。
同时还快马加鞭的送达各省。
太上皇和贾环坐在龙船的船头上钓鱼。
没办法,河两岸的布防需要时间,根本不可能一日千里什么的。
路上总是走走停停。
又不能上岸,贾环也不方便一直搞船震,没有比钓鱼更好的消遣方式了。
按说运河上川流不息,鱼类或许可以生存,但是想要钓上来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
自从龙船南下之后,繁忙的运河,也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平静。
再加上直隶地区的来水,运河里的生物多样性,空前繁荣了起来。
太上皇往后靠在椅子背上,十分惬意道:“朕自从登基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
“奏章是永远都看不完的。”贾环也靠在椅子背上道:“微臣以为,朝廷有许多方面的制度和规章,都是不完善的,甚至是没有积极作用的。”
“就比如官绅的土地,都有一定的额度,不用缴纳税赋。”
“这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朝廷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是要花银子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开国建朝的时间越久,朝廷的各项开支就越大。
维持和平时期的中央集权,甚至要比战乱年代,打仗的花费高多了。
就很奇怪。
和高花费相对应的,就是高财政收入。
朝廷是不搞生产活动的,所有的收入,几乎全都来自于赋税。
花费越高,与之相匹配的税赋也就越高。
按照征收税赋的对象来划分,也就那么几种类型。
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
总而言之,全都是底层民众。
而官绅之类的,包括王公贵族什么的在内,基本上都是不纳税的。
都是朝廷给的优待。
新朝初立的时候,税赋不是很重,可新增的土地也很多,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之后,人口的数量也没上来。
人均土地的额度,还处在高位。
收上来的粮食,缴纳了税赋之后,还有一些剩余。
但是随着承平时代的到来,人口就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根据朝廷的政策,不纳税的土地,也会随之增加。
就是一个加减法。
朝廷和百姓的开支都在增大,而新增的耕种土地,并不足以支撑这种增长。
再加上中间官绅阶层,又在不断做大,侵蚀着朝廷的税基。
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日益严峻。
直到有一天,彻底失去了平衡之后,开始爆发起义,从此万劫不复。
几乎所有系统的崩塌,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朝廷需要官绅来管理百姓,同时也需要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太上皇还是一贯类似的论调。
贾环明白其中的含义。
朝廷需要收税,来满足财政开支,同时也要保证,收税之后百姓的稳定性。
这是一对十分典型的矛盾。
如果朝廷没有威信可言的话,是没有人会主动交税的。
真金白银的往外掏,谁都不愿意。
而且皇帝和百姓之间,也需要有一定的缓冲层。
皇帝总是英明的。
犯错误,做坏事的,都是夹在中间的朝廷命官。
本来嘛~
当官也只是一份职业。
拿一分薪酬,干一分事。
突然就开始承担薪酬以外的义务,那么自然也会要求职责以外的权利。
更有甚者,开始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从另一方面来看,朝廷也确实需要转移百姓的注意力。
考中科举之后,就能做官。
一系列的福利待遇,以及特权,就全都有了。
这是一条金灿灿的光明大道。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锦簇簇。
朝廷需要在百姓的心中,树立起这样的观念。
差别待遇,才是进步的动力。
只要大家都争着要做朝廷的官,那么自然而言就得跟着朝廷的路往前走。
谁也不会主动砸自己的饭碗。
或者争着去抢的饭碗。
毕竟碗砸了,可就连抢的机会的都没了。
“管理百姓的办法有很多,调动百姓积极性的机会也很多。”
贾环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不就是让下面的人相互卷,只要不影响上层的利益就行。
对于皇帝而言,百官也只是下面。
“有肯定是有的,但是从风险和成本的角度考虑,恐怕没有比眼下这个策略更合适的了。”
也就是贾环的视角比较高,能够看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
索性太上皇也就敞开心扉了。
不然的话,有些事情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就好像有些朝廷官员,当了半辈子的官,都没有明白身处其中。
“说说高产粮食的事儿吧,你确定有把握?”
“应该没什么问题,事情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决定粮食产量多寡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只要搞清楚了这个原理,再操作起来就容易一些。”
大秦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
基本谈不上什么科学种田。
即便是最原始的小田变大田,搞农场化的规模生产,都能增加不少的产量。
这些还只是管理层面的事情。
要是科研能够跟得上的话,肥料,种子,农药什么的。
稍微突破一项,就是质的飞跃。
“你说的这个倒是挺有意思,千百年来,大家只知道种地,都知道麦子可以只种在旱田里,而稻子必须种在水田里,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都是按照老一辈人的嘱咐,手把手传授下来的,从来就没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做管理的都是偏向文科,这是有着天然缺陷的。
对于自然科学类的东西不理解,就会容易视角狭窄。
许多事情都存在着另外一条出路,只是需要从技术上来解决。
不然的话,单纯依靠有限的生产力,去解决无限的内耗矛盾,只能是越理越乱。
“在直隶以北的有些地方,种粮食的话,基本上只能一年种一茬。”
“但是往南走的话,到了黄河,到了中原地区,基本上就能一年两茬或者两年三熟了。”
“要是再往南的话,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单纯数量频率上的差异,就已经很明显了。”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都是微臣所提出的关键性的问题。”
贾环确实想让大家意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但是也知道,这玩意儿眼下在大秦朝基本上就是异端。
主流的社会形态,还是在重视科举考试上。
毕竟那玩意儿通过了之后,就能做官,是个稳定的特殊行业。
研究种地能有什么前途?
子子孙孙都种地?
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项技术的研究,并不能带来足够收益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鼓励性措施,全都是废话。
和朝廷的鼓励是一样的道理。
“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确实意义非凡。”
“只是什么时候能出成果,能做出多大的成果,是不是都得打个问号?”
“相同的投入,如果要是放在其他的地方,比如多造几条战船,用来跟其他的番邦小国进行粮食买卖,是不是能更快,更有效的解决粮食的问题?”
贾环之前就提出了三条解决粮食问题的路径。
增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产量,还有就是粮食的外来输入。
单纯就难度而言,提高单位产量是最难的。
而增大种植面积,则是被两人直接忽略了。
时局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以眼下的技术,能种的地,肯定都种了。
剩下的就是为外来输入这条路了。
抉择自古两难。
贾环肯定是想走技术路线,这玩意儿常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也能改变固有的利益格局。
但是在太上皇看来,外来粮食的输入,可能会更加划得来。
属于明显短平快的解决方案。
遇上不开眼的,顺便还可以开疆拓土。
对于太上皇这一代上马能带兵的皇帝而言,是不可能让文官扣上礼仪道德的大帽子的。
为什么在北边修长城,而不是长期占有土地。
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划不来。
种不了地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属于天然亏本的买卖。
大秦的技术,可不比现在。
矿产资源什么的,根本搞不出来,也利用不了。
就算给你个锂矿,你也造不出锂电池。
即便是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南北极还是有许多地方开发利用不了。
依然还是大面积的荒地。
以及冰川大量的淡水资源什么的。
不过有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据说因为全球变暖的缘故,原本一直被冰层封死的北极圈,已经开始逐渐融化了。
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海上航线,也可以投入使用。
这必将改变全球的战略形势。
都说地球是圆的,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扯淡的。
地球光从名字判断,就知道是特么的一个球体,是个球!
球面上的两点,最短的路线,是这两个点与地心的连线,所构成的扇面,与球面的交界线。
这也是为什么,从漂亮国的西海岸,到魔都的航线,不是直接横穿太平洋的一道直线,而是需要往上飞到阿拉斯加,感觉像是飞了一道弧线的原因。
研究地球的时候,多看看地球仪,少看看世界地图!
雍治的教育是缺失的。
小时候不受太上皇重视,基本上没啥关注度,就跟在兄弟们屁股后面,在上书房读书。
那时候负责有问题,请教最多的,也就是张英。
当时还不是大学士,只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后来才兼任了礼部左侍郎。
算是有了登阁拜相的资格。
怎么说呢,雍治和张英,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也算是忘年交。
……
和太上皇文书一块抵达京城的,还有贾环发回来的信件。
内容很简单。
就是嘱咐贾蔷和贾芸二人,跟京城里投资关系比较亲近的几家商量一下,共同出资经营土地,以及搞科研中心的事情。
按说得分成两个部分。
毕竟按照性质来看的话,搞研发和搞土地,完全是两码事。
前者基本上以费用和开支为主。
而后者以搞资产兼并为主。
但是贾环在信中,专门指明了,必须把这两项绑定在一起来执行。
为的就是把风险对冲一下。
科研这种事情,贾环没有做过,但是也听说过。
是一项失败率极高的活动。
不说是十之八九,估计有时候连百分之一的成功率都没有。
多少人力物力,全都投进去了,到最后就得到了失败的经验。
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当然,如果要是成功了,收益也很可观。
不能让付出的人吃亏。
“芸哥儿,三叔安排的差事,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按照分工来说,找人拉投资什么的,应该是贾蔷的业务范围。
但是牵涉到了土地的购买,以及接下来的组织耕种什么的,就是贾芸的工作了。
也就是说,这事儿,得两个人通力协作才行。
“三叔的方略不都写好了吗?”
“咱们照着执行不就行了。”
贾芸也不能说是死心眼,利害关系什么的,贾环确实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就是想拉着大家伙入股。
拿到地之后,盈利的部分,用来补贴科研。
直到成果出来之后,再产生的利益,才能分配给大家。
这个周期可能会很长,属于高风险高回报型的项目。
“你不知道,那些人可贼着呢,要是看不到回头钱的话,估摸着想让他们拿银子的话,肯定是千难万难。”
永远不要低估人的智慧。
一开始的时候,贾环推动的各个项目,速度都很快。
一方面是能够保障盈利。
另一方面,也是大家都不太懂项目的内在逻辑,看在太上皇领投的面子上,也都没有那么多的顾虑。
但是这次不一样。
土地这玩意儿,大家都挺熟悉。
贾环给出的这个盈利方式,以及不太确定的回报率,确实挺难打动人。
“先试试吧,不行的话,再跟三叔汇报。”
贾芸始终认为,只要遵照贾环的指示办事,就肯定不会出什么差错。
说实话,更深层次的原因,贾芸也想象不到。
利益的独享和共享,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运河,龙船。
雍治的圣旨,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下发了。
同时还快马加鞭的送达各省。
太上皇和贾环坐在龙船的船头上钓鱼。
没办法,河两岸的布防需要时间,根本不可能一日千里什么的。
路上总是走走停停。
又不能上岸,贾环也不方便一直搞船震,没有比钓鱼更好的消遣方式了。
按说运河上川流不息,鱼类或许可以生存,但是想要钓上来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
自从龙船南下之后,繁忙的运河,也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平静。
再加上直隶地区的来水,运河里的生物多样性,空前繁荣了起来。
太上皇往后靠在椅子背上,十分惬意道:“朕自从登基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
“奏章是永远都看不完的。”贾环也靠在椅子背上道:“微臣以为,朝廷有许多方面的制度和规章,都是不完善的,甚至是没有积极作用的。”
“就比如官绅的土地,都有一定的额度,不用缴纳税赋。”
“这给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朝廷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是要花银子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开国建朝的时间越久,朝廷的各项开支就越大。
维持和平时期的中央集权,甚至要比战乱年代,打仗的花费高多了。
就很奇怪。
和高花费相对应的,就是高财政收入。
朝廷是不搞生产活动的,所有的收入,几乎全都来自于赋税。
花费越高,与之相匹配的税赋也就越高。
按照征收税赋的对象来划分,也就那么几种类型。
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
总而言之,全都是底层民众。
而官绅之类的,包括王公贵族什么的在内,基本上都是不纳税的。
都是朝廷给的优待。
新朝初立的时候,税赋不是很重,可新增的土地也很多,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之后,人口的数量也没上来。
人均土地的额度,还处在高位。
收上来的粮食,缴纳了税赋之后,还有一些剩余。
但是随着承平时代的到来,人口就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根据朝廷的政策,不纳税的土地,也会随之增加。
就是一个加减法。
朝廷和百姓的开支都在增大,而新增的耕种土地,并不足以支撑这种增长。
再加上中间官绅阶层,又在不断做大,侵蚀着朝廷的税基。
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日益严峻。
直到有一天,彻底失去了平衡之后,开始爆发起义,从此万劫不复。
几乎所有系统的崩塌,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朝廷需要官绅来管理百姓,同时也需要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太上皇还是一贯类似的论调。
贾环明白其中的含义。
朝廷需要收税,来满足财政开支,同时也要保证,收税之后百姓的稳定性。
这是一对十分典型的矛盾。
如果朝廷没有威信可言的话,是没有人会主动交税的。
真金白银的往外掏,谁都不愿意。
而且皇帝和百姓之间,也需要有一定的缓冲层。
皇帝总是英明的。
犯错误,做坏事的,都是夹在中间的朝廷命官。
本来嘛~
当官也只是一份职业。
拿一分薪酬,干一分事。
突然就开始承担薪酬以外的义务,那么自然也会要求职责以外的权利。
更有甚者,开始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从另一方面来看,朝廷也确实需要转移百姓的注意力。
考中科举之后,就能做官。
一系列的福利待遇,以及特权,就全都有了。
这是一条金灿灿的光明大道。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锦簇簇。
朝廷需要在百姓的心中,树立起这样的观念。
差别待遇,才是进步的动力。
只要大家都争着要做朝廷的官,那么自然而言就得跟着朝廷的路往前走。
谁也不会主动砸自己的饭碗。
或者争着去抢的饭碗。
毕竟碗砸了,可就连抢的机会的都没了。
“管理百姓的办法有很多,调动百姓积极性的机会也很多。”
贾环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不就是让下面的人相互卷,只要不影响上层的利益就行。
对于皇帝而言,百官也只是下面。
“有肯定是有的,但是从风险和成本的角度考虑,恐怕没有比眼下这个策略更合适的了。”
也就是贾环的视角比较高,能够看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
索性太上皇也就敞开心扉了。
不然的话,有些事情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就好像有些朝廷官员,当了半辈子的官,都没有明白身处其中。
“说说高产粮食的事儿吧,你确定有把握?”
“应该没什么问题,事情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决定粮食产量多寡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只要搞清楚了这个原理,再操作起来就容易一些。”
大秦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
基本谈不上什么科学种田。
即便是最原始的小田变大田,搞农场化的规模生产,都能增加不少的产量。
这些还只是管理层面的事情。
要是科研能够跟得上的话,肥料,种子,农药什么的。
稍微突破一项,就是质的飞跃。
“你说的这个倒是挺有意思,千百年来,大家只知道种地,都知道麦子可以只种在旱田里,而稻子必须种在水田里,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都是按照老一辈人的嘱咐,手把手传授下来的,从来就没想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做管理的都是偏向文科,这是有着天然缺陷的。
对于自然科学类的东西不理解,就会容易视角狭窄。
许多事情都存在着另外一条出路,只是需要从技术上来解决。
不然的话,单纯依靠有限的生产力,去解决无限的内耗矛盾,只能是越理越乱。
“在直隶以北的有些地方,种粮食的话,基本上只能一年种一茬。”
“但是往南走的话,到了黄河,到了中原地区,基本上就能一年两茬或者两年三熟了。”
“要是再往南的话,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单纯数量频率上的差异,就已经很明显了。”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都是微臣所提出的关键性的问题。”
贾环确实想让大家意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但是也知道,这玩意儿眼下在大秦朝基本上就是异端。
主流的社会形态,还是在重视科举考试上。
毕竟那玩意儿通过了之后,就能做官,是个稳定的特殊行业。
研究种地能有什么前途?
子子孙孙都种地?
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一项技术的研究,并不能带来足够收益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鼓励性措施,全都是废话。
和朝廷的鼓励是一样的道理。
“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确实意义非凡。”
“只是什么时候能出成果,能做出多大的成果,是不是都得打个问号?”
“相同的投入,如果要是放在其他的地方,比如多造几条战船,用来跟其他的番邦小国进行粮食买卖,是不是能更快,更有效的解决粮食的问题?”
贾环之前就提出了三条解决粮食问题的路径。
增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产量,还有就是粮食的外来输入。
单纯就难度而言,提高单位产量是最难的。
而增大种植面积,则是被两人直接忽略了。
时局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以眼下的技术,能种的地,肯定都种了。
剩下的就是为外来输入这条路了。
抉择自古两难。
贾环肯定是想走技术路线,这玩意儿常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也能改变固有的利益格局。
但是在太上皇看来,外来粮食的输入,可能会更加划得来。
属于明显短平快的解决方案。
遇上不开眼的,顺便还可以开疆拓土。
对于太上皇这一代上马能带兵的皇帝而言,是不可能让文官扣上礼仪道德的大帽子的。
为什么在北边修长城,而不是长期占有土地。
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划不来。
种不了地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属于天然亏本的买卖。
大秦的技术,可不比现在。
矿产资源什么的,根本搞不出来,也利用不了。
就算给你个锂矿,你也造不出锂电池。
即便是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南北极还是有许多地方开发利用不了。
依然还是大面积的荒地。
以及冰川大量的淡水资源什么的。
不过有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据说因为全球变暖的缘故,原本一直被冰层封死的北极圈,已经开始逐渐融化了。
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海上航线,也可以投入使用。
这必将改变全球的战略形势。
都说地球是圆的,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扯淡的。
地球光从名字判断,就知道是特么的一个球体,是个球!
球面上的两点,最短的路线,是这两个点与地心的连线,所构成的扇面,与球面的交界线。
这也是为什么,从漂亮国的西海岸,到魔都的航线,不是直接横穿太平洋的一道直线,而是需要往上飞到阿拉斯加,感觉像是飞了一道弧线的原因。
研究地球的时候,多看看地球仪,少看看世界地图!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0/10735/63300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