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小说网 > >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 第216章 能被记录在史册里

第216章 能被记录在史册里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你们修仙,我种田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临安不夜侯什么叫进攻型上单啊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混在末日,独自成仙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晨曦初升,照得同安县衙亮堂堂的,也照亮了在场每个人的面庞。
    余正青没想到,同安县人的手脚如此快当,称重筛种一气呵成,他不禁叹道,这种办事儿效率,若是放在官场......
    里正们闻言一拍脑袋,光顾着给沈大人炫耀稻种了,竟是忘了亩产!
    不过他们也是有备而来的,因为他们几个,立志要做最省心的里正,要做沈大人的左膀右臂!
    周里正嘿嘿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沓草纸。
    “大人,这是各村统计好的亩产,每个村有多少户人家种了高产水稻,每亩收成是多少斤,整个村子拢共有多少斤,都详细的记在上面了哩。”
    “哦?”余正青一挑眉,他的确没想到,里正们的准备竟是如此充分。
    他陡然间想到了柳阳府中的某些下属,简直跟田鸡似的,点一下跳一下,连同安县里正都比不上!
    余正青伸手接过那一沓厚厚的草纸,大致翻阅了一番,问道:“这字,不是你们写的吧?”
    各里正立刻打直腰板:“回大人话,是村中学子帮忙誊抄记录的!学子们还会算数与筹数,各村的具体产量,也是他们帮忙计算的!”
    其中一人最为骄傲,早在昨日,他们几人就已经互相攀比了一番,其中最高亩产......嘿嘿,出自他们村!
    “嗯。”余正青点头,“还算有点用,也不枉你们沈大人开设县学。”
    里正们笑眯了眼,他们知道,这位知府大人说话不好听,但他的心与沈大人一样,希望他们好。
    余正青将草纸递给沈筝后,又说:“走吧,先将稻种拉到粮仓去,可有带些稻谷来?”
    稻谷?
    “小人只带了筛好的稻种来,村中板车不多,再带稻谷就装不下来了。”里正们挠头,不知道他意欲何为。
    余正青点头,当着众人的面将赵休唤了过来,“你驾本官的马车,去各村一趟,每个村子随机抽取两袋未筛种的稻谷,要快。”
    赵休闻言一愣,他懂余正青的意思,但他堂堂知府的马车,用来装稻谷麻袋?
    怕是往后好长一段时日,坐里面的人都浑身奇痒难耐。
    饶是赵休想到,都忍不住搓了搓手臂,暗叹这位知府大人是个狠人。
    沈筝本也有这意思,不过话先被余正青说了,她只能对里正们说道:
    “我与余大人肯定相信你们筛的稻种,但前面我也说过,咱们同安县办事儿,要做到有据可循,也不怕被人寻到错处才是,筛种事大,是得运一些未筛种的稻谷回来对比。”
    对于她这种见过稻种的人来说,稻种的优劣应当很好分辨,但县中除却沈大人和王家庄子上的人,其余人其实基本都没见过稻种。
    沈筝顿了顿,又说道:“且咱们作为第一家种高产水稻的,出种率也要详细记载,一是免得往后有人钻空子。”
    “二嘛,则是......”沈筝话头一转,在场众人的心思都被吸引了过去。
    她明媚一笑,高声说道:“咱们的稻种,可是会被记录在史册,给后辈们看的,你们说,要不要记录完整!”
    “嚯!”记录在史册!
    史册!
    那可是史册,流传于世的,用沈大人的话来说,那就是高!大!上!
    在同安县百姓的认知中,史册,那是皇帝才能被记上去的嘞!他们这群泥腿子,能与皇帝写在一起?那不是反了天了!
    他们这样想,也这样问了。
    余正青闻言,神色复杂,“你们多大的脸呐?”
    众里正与县民们面色一僵,沈大人骗他们?
    不可能啊!沈大人怎么可能骗他们。
    县民们委委屈屈,可怜巴巴,余正青见状也不说重话了,只是说道:
    “人家圣上是有专门的史官记录的,不论是衣食起居还是国之决策,都事无巨细记录在册,与你们能一样吗,肯定不在一个册子上啊。”
    他似想到了什么,皱眉问道:“你们该不会......以为史册就只是一个册子,啥都写一块儿吧?上一页写你们,下一页写圣上做了啥决策?”
    那咋可能!
    众人听到这儿,才发觉自己犯了蠢。
    沈筝噗嗤一笑,安慰道:“虽然不能与圣上写在一个册子上,但咱们同安县的功绩是实打实的摆在那儿的,史册也分很多内容的,一定会有咱们大家伙一席之地。”
    这不是吹牛,像这种民生大事,是一定会被记载的,若是记得细致,余正青、沈筝还有同安县中的代表性人物等,都会被记录上去。
    众人恍然大悟。
    且沈筝有个大胆的猜测,并未说出口。
    那就是余正青是递了信入京的,圣上看了信上内容,不可能全无动作,史官在记录圣上言行起居与决策,还真有可能将同安县记进去。
    不过没有众人名字,也不会太细致罢了。
    毕竟对那位贴身史官来说,圣上才是主角。
    但闹了这一出过后,众人那是一个热血沸腾斗志昂扬,都想让赵休随自己回家拿稻谷。
    自家的稻谷被拿去做记录,说不定册子上就会记下他们的名字哩——大周国柳阳府同安县县民,刘铁柱家,稻谷......
    啊啊啊!光是想想都美得冒泡!
    “不行,不拿你们的,捕头赵休去各个村子里,随机抽两户人家的稻谷,带些过来。”
    余正青一声令下,打破了众人的幻想。
    赵休领命,将余正青的座驾牵了出来,一扬鞭便逐渐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县衙门口众人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祈祷:选我,选我,一定要选到我啊!
    沈筝见他们期待的模样,心中轻笑,对各里正说道:“走吧,先将稻种拉过去,到了我先算一下平均亩产。”
    ......
    同安县粮仓。
    粮仓就设立在县衙背后,与县衙仅一墙之隔。
    几间略显老旧的仓房形成一个小院,小院中间则是一个天井。
    仓房前后出檐,墙体为青砖所砌,而仓房的台阶,整整垫高了一米左右,墙根留有气眼。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1/11478/64967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