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骆爷爷
推荐阅读:禁止犯规、别这么对我、重回1982小渔村、轮回乐园之旅、不是吧君子也防、你们修仙,我种田、1979黄金时代、什么叫进攻型上单啊、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我是仙、
墙面广告效果高效,至少德阳下属村镇都知道了玺堡家具城,老乡们未必拿的出钱买几十块上百块的家具,可城里人多是从农村出来的,各大县城的人回老家,都要被村里人念叨几句。
说玺堡家具多好多好,一年给他们十块钱做广告,东西也高档,结婚办喜事选择玺堡家具准没错!
传着传着,玺堡在德阳人心中就成了高档的代名词。
毕竟这年代,拿钱做广告的人家可真不多。
老马运输队的小吴把布料服装卸下来,沈珠雨看了布料和服装,眉眼弯弯,楚榆出马,就没有失手的时候,这些衣服的款式都很新,德阳街上可看不到,曼达林生意好,靠的就是信息差和眼光。
方芳刚把衣服烫好,就有人来问价。
曼达林销售上了正轨,楚榆把重心放到新店上,新店销售布料,布料的摆放是个问题,楚榆让舒爱国定制了红酒柜式网格,把布料一条条放进去,贴上标签号,顾客一说标签号,就知道是哪匹布了。
布料店就开在楚榆新买的房子里。
房租按照市场价从三人的欠款里扣除,房子重新装修过,布料店讲究个格调,楚榆借鉴后世咖啡店的装修,门口玻璃窗后摆放着假模特,正对玻璃窗的一面墙,做网格来盛放布料,远远就能瞧见布的款式。
装修好,不代表价格高。
百货大楼的的确良布贵得很,还要布料,楚榆这边价格便宜,服务好,看中的布料还可以直接买成衣。
尺码从s到xl都有,看中就能拿货,缩短了制作时间,客人一算成本价,并不比外头花的多。
不喜欢店里的款式,还可以直接把布料拿走。
买布料回家自己做,省钱省力,价格又不贵,谁愿意去百货大楼看人脸色,这边布料全,款式多,还能借鉴店里的款式,回家做同款,傻子才不来?
新店还没开业,就被一群老顾客围观,各个吵着要来买,楚榆盯着一早上装修,中午邓芳萍炖了鸡汤给她补身体,一碗鸡汤没喝完,舒蕙匆匆从楼上下来了,手里还拿着几条毛巾。
“妈,去哪呢?”
“你妈去骆家看看,你骆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正在住院,你曾奶奶一个人没法给她儿子翻身,你妈瞧着够可怜的,就经常过去帮衬。”
“骆叔住院了?什么时候的事?”
“你去穗城那天的事,骆叔在家里摔倒了,还好不是中风,只是太久没吃饭,饿得两眼发黑,又忙着照顾他儿子,一来二去就撑不住了。”
老俩口是党员,干了一辈子好事,唯一的儿子也交给国家,四十出头就当了德阳公安局的副局长。立过功,破过不少大案,抓过坏人不计其数。听邻居们说,骆康成为人正派,经常帮助邻居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可惜命不好,抓坏人时撞到了头,就一直没爬起来过。
可怜老俩口一把年纪,还得照顾他。
“听医院说,醒过来的几率很小,就算能醒过来,也是脑损伤啥的。”
舒蕙心善,看不惯老人家受罪,骆叔都去医院了,曾姨眼看着撑不住,她真怕老人家想不开,一有空闲就带点东西过去。
这不,那边毛巾用完了,舒蕙就从家里带了两条新毛巾去。
“妈,骆康成情况怎么样?真的醒不过来了?”
以前舒蕙觉得植物人活受罪,家人应该认清现实,往前看,这次照顾骆康成,她才明白,植物人竟然会睁眼,对你的话也有反应,看着跟正常人没两样,唯独醒不过来。
“你骆爷爷和曾奶奶护理的很好,骆康成卧床几年,身上连压疮都没有,人瞧着也精神,可就是醒不过来。你骆爷爷买了收音机,天天放广播给他听,你曾奶奶也天天在他耳边说话,我没事也跟他唠唠嗑,我也没啥文化,就说点生活琐事,白菜多少钱,米面粮油价格怎么样,今天菜市场的大葱很便宜啥的。”
舒蕙照顾得挺熟练,曾姨不好意思,经常往这边送点饺子啥的。
两家算相互照顾。
“咱们在德阳无亲无故,老俩口也不是本地人,就当多一门亲戚了。”
楚榆也想过去看看骆爷爷和曾奶奶,她称呼时常改不过来,可舒蕙也喊骆叔曾姨,她跟着喊实在差了辈分。
刚走到巷子口,一个带孩子的阿姨,瞥了俩人的衣服,阴阳怪气:
“呦,又来无事献殷勤啊?不就是看中老骆家那财宝吗?”
舒蕙脸色不好看,尴尬地要走。
楚榆听笑了:“你要愿意,也欢迎你来骆家无事献殷勤,欢迎你帮骆爷爷曾奶奶照顾骆叔叔。”
“我……”
“做不到就闭嘴,下次再敢挤兑我妈,我撕烂你的嘴。”
老阿姨还打算说什么,楚榆拉着舒蕙扬长而去,理都没理他们,曾奶奶走出来,瞪了邻居一眼,把人领进门。
“她们就会说风凉话,别往心里去,我家那点东西都被你骆爷爷捐给国家了,根本不在手里。可他们不信,经常来我家翻东西,想把东西抢走,或者低价买走。”
楚榆没想到老俩口还有这种往事,前些年,很多人为保命,把祖传的古董捐给国家,骆爷爷和曾奶奶捐古董,不算啥稀奇事。
“是什么东西,让他们那么惦记?”
“就是我家祖传的香炉和瓷器,听说是宫里的物件,就被人惦记上了。我们老俩口根本留不住这种东西,干脆捐给国家博物馆了,她们太贪婪,总觉得我们手里还有好东西,心里惦记。”
骆爷爷是个能干人,早年是很有名的中医,前些年也被批斗过,如今年纪大了就退居二线,在家照顾儿子。他认识所有中药材,通读史书,对古董也有研究,是个全能的人儿。
曾姨也不是普通人,她家祖上给宫里看过黄陵,要么能有古董传下来?
老俩口都是文化人,说话做事有理有据的,跟她们交流很轻松。
骆康成就躺在屋里,舒蕙湿了毛巾替他擦身体,楚榆远远瞧着他挺有精气神,人也长得利索,不料落到这步田地,叫人看着唏嘘。
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文房四宝,还有一张没写完的字。
“你骆叔字没写完就晕了,好在问题不严重,今天就能出院了。”
楚榆想到龅牙胡亲戚的拓碑和字帖,她对书法没啥研究,随便写写罢了,就想拿来给骆爷爷看看。
楚榆抱着箱子过来时,骆爷爷刚出院回来,瞧着精神不错,人也乐呵呵的。
骆爷爷看到她挺高兴的,楚榆就把拓碑和字帖取了出来。
“这字帖瞧着挺冷僻的,您要是喜欢,就拿去吧。”
楚榆买下龅牙胡亲戚的遗物,纯粹看不惯老人家的东西当废品卖,要是能送给喜欢书法的人,也算废物利用。
谁知骆爷爷越看越惊讶,翻完拓碑又翻了几页字帖。
“丫头,你这东西我不能要。”
楚榆寻思着拓碑和字帖不算好,练书法的人都这样,有自己钟爱的名家字帖,骆爷爷练楷书多,大概瞧不上她这行书字帖了。
谁知骆爷爷只是摇头,又问她东西是哪来的,好半晌才直摇头:
“你这丫头倒是有善心。舍不得被当成废品处理掉,就给买回来了。也是天意吧!那对老夫妻的儿子在国外汲汲营营,不愿意回国,甚至连父母的遗物都不想要。而你花了14块钱买的废品,转头就够你在大城市买楼买地,够你子孙后代吃穿不愁,而他在国外混一辈子,赚的也不如这箱废品多,他亏大发了!”
楚榆愣怔片刻,这东西竟然是古董文物?照骆爷爷这意思,这箱东西可不便宜。
也不怪楚榆不懂,这些东西看着没啥特别的,字帖和拓碑都有些泛黄,一眼看去,旧的厉害,她印象中的文物都摆放在博物馆里,有特殊的安保措施。
这些东西太亲民,看着真不值钱啊。
骆爷爷直笑,“傻姑娘,放在博物馆里的东西,都是博物馆修缮、精心保管后的,那东西没去博物馆之前,跟普通东西也没啥区别。喜欢文物的人当宝,不喜欢的打砸抢扔的,前些年的红兵砸的还少吗?不正是觉得文物平平无奇?”
楚榆不是没钱的人,倒没啥欣喜感。
“骆爷爷,这东西值很多钱吗?”
“拓碑啥的我不提,就说这行书,是那位的真迹!!按理说已经绝迹了,博物馆里展出的那套都不如你这个价值高,你说值不值钱?当然了,盛世古董才值钱,你现在拿出去卖,只会被人强行压价,左右你这丫头不缺钱,倒不如留些年。还是那句话,够你子孙后代吃穿不愁了。”
楚榆想到后世拍卖价动辄上亿的文物。
骆爷爷说得对,她不缺钱,既然这些都是好东西,那就留在手里吧。
骆爷爷能看出字帖不寻常,那对去世的老夫妻有眼力收藏字帖真迹,留下的拓碑能是假的?只是以骆爷爷的水平,看不出拓碑的年代,得去翻阅古籍才行。
“瞧着是宋朝之前的,等我去翻翻书,再给你确切答复。”
楚榆倒不急着知道,只是略有头疼,原先不在意,往家里一放,多看一眼都嫌碍事。
如今这废品摇身一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古董,她实在不知道该把东西放在哪里。
“骆爷爷,这些东西我该怎么保存?”
“倒没啥特别的,注意不要受潮,不要被虫蛀,不要淋雨。你这么说,我倒真担心你保存不好。”
骆爷爷怜惜古董,怕楚榆不上心,交代了不少注意事项。
说玺堡家具多好多好,一年给他们十块钱做广告,东西也高档,结婚办喜事选择玺堡家具准没错!
传着传着,玺堡在德阳人心中就成了高档的代名词。
毕竟这年代,拿钱做广告的人家可真不多。
老马运输队的小吴把布料服装卸下来,沈珠雨看了布料和服装,眉眼弯弯,楚榆出马,就没有失手的时候,这些衣服的款式都很新,德阳街上可看不到,曼达林生意好,靠的就是信息差和眼光。
方芳刚把衣服烫好,就有人来问价。
曼达林销售上了正轨,楚榆把重心放到新店上,新店销售布料,布料的摆放是个问题,楚榆让舒爱国定制了红酒柜式网格,把布料一条条放进去,贴上标签号,顾客一说标签号,就知道是哪匹布了。
布料店就开在楚榆新买的房子里。
房租按照市场价从三人的欠款里扣除,房子重新装修过,布料店讲究个格调,楚榆借鉴后世咖啡店的装修,门口玻璃窗后摆放着假模特,正对玻璃窗的一面墙,做网格来盛放布料,远远就能瞧见布的款式。
装修好,不代表价格高。
百货大楼的的确良布贵得很,还要布料,楚榆这边价格便宜,服务好,看中的布料还可以直接买成衣。
尺码从s到xl都有,看中就能拿货,缩短了制作时间,客人一算成本价,并不比外头花的多。
不喜欢店里的款式,还可以直接把布料拿走。
买布料回家自己做,省钱省力,价格又不贵,谁愿意去百货大楼看人脸色,这边布料全,款式多,还能借鉴店里的款式,回家做同款,傻子才不来?
新店还没开业,就被一群老顾客围观,各个吵着要来买,楚榆盯着一早上装修,中午邓芳萍炖了鸡汤给她补身体,一碗鸡汤没喝完,舒蕙匆匆从楼上下来了,手里还拿着几条毛巾。
“妈,去哪呢?”
“你妈去骆家看看,你骆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正在住院,你曾奶奶一个人没法给她儿子翻身,你妈瞧着够可怜的,就经常过去帮衬。”
“骆叔住院了?什么时候的事?”
“你去穗城那天的事,骆叔在家里摔倒了,还好不是中风,只是太久没吃饭,饿得两眼发黑,又忙着照顾他儿子,一来二去就撑不住了。”
老俩口是党员,干了一辈子好事,唯一的儿子也交给国家,四十出头就当了德阳公安局的副局长。立过功,破过不少大案,抓过坏人不计其数。听邻居们说,骆康成为人正派,经常帮助邻居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可惜命不好,抓坏人时撞到了头,就一直没爬起来过。
可怜老俩口一把年纪,还得照顾他。
“听医院说,醒过来的几率很小,就算能醒过来,也是脑损伤啥的。”
舒蕙心善,看不惯老人家受罪,骆叔都去医院了,曾姨眼看着撑不住,她真怕老人家想不开,一有空闲就带点东西过去。
这不,那边毛巾用完了,舒蕙就从家里带了两条新毛巾去。
“妈,骆康成情况怎么样?真的醒不过来了?”
以前舒蕙觉得植物人活受罪,家人应该认清现实,往前看,这次照顾骆康成,她才明白,植物人竟然会睁眼,对你的话也有反应,看着跟正常人没两样,唯独醒不过来。
“你骆爷爷和曾奶奶护理的很好,骆康成卧床几年,身上连压疮都没有,人瞧着也精神,可就是醒不过来。你骆爷爷买了收音机,天天放广播给他听,你曾奶奶也天天在他耳边说话,我没事也跟他唠唠嗑,我也没啥文化,就说点生活琐事,白菜多少钱,米面粮油价格怎么样,今天菜市场的大葱很便宜啥的。”
舒蕙照顾得挺熟练,曾姨不好意思,经常往这边送点饺子啥的。
两家算相互照顾。
“咱们在德阳无亲无故,老俩口也不是本地人,就当多一门亲戚了。”
楚榆也想过去看看骆爷爷和曾奶奶,她称呼时常改不过来,可舒蕙也喊骆叔曾姨,她跟着喊实在差了辈分。
刚走到巷子口,一个带孩子的阿姨,瞥了俩人的衣服,阴阳怪气:
“呦,又来无事献殷勤啊?不就是看中老骆家那财宝吗?”
舒蕙脸色不好看,尴尬地要走。
楚榆听笑了:“你要愿意,也欢迎你来骆家无事献殷勤,欢迎你帮骆爷爷曾奶奶照顾骆叔叔。”
“我……”
“做不到就闭嘴,下次再敢挤兑我妈,我撕烂你的嘴。”
老阿姨还打算说什么,楚榆拉着舒蕙扬长而去,理都没理他们,曾奶奶走出来,瞪了邻居一眼,把人领进门。
“她们就会说风凉话,别往心里去,我家那点东西都被你骆爷爷捐给国家了,根本不在手里。可他们不信,经常来我家翻东西,想把东西抢走,或者低价买走。”
楚榆没想到老俩口还有这种往事,前些年,很多人为保命,把祖传的古董捐给国家,骆爷爷和曾奶奶捐古董,不算啥稀奇事。
“是什么东西,让他们那么惦记?”
“就是我家祖传的香炉和瓷器,听说是宫里的物件,就被人惦记上了。我们老俩口根本留不住这种东西,干脆捐给国家博物馆了,她们太贪婪,总觉得我们手里还有好东西,心里惦记。”
骆爷爷是个能干人,早年是很有名的中医,前些年也被批斗过,如今年纪大了就退居二线,在家照顾儿子。他认识所有中药材,通读史书,对古董也有研究,是个全能的人儿。
曾姨也不是普通人,她家祖上给宫里看过黄陵,要么能有古董传下来?
老俩口都是文化人,说话做事有理有据的,跟她们交流很轻松。
骆康成就躺在屋里,舒蕙湿了毛巾替他擦身体,楚榆远远瞧着他挺有精气神,人也长得利索,不料落到这步田地,叫人看着唏嘘。
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文房四宝,还有一张没写完的字。
“你骆叔字没写完就晕了,好在问题不严重,今天就能出院了。”
楚榆想到龅牙胡亲戚的拓碑和字帖,她对书法没啥研究,随便写写罢了,就想拿来给骆爷爷看看。
楚榆抱着箱子过来时,骆爷爷刚出院回来,瞧着精神不错,人也乐呵呵的。
骆爷爷看到她挺高兴的,楚榆就把拓碑和字帖取了出来。
“这字帖瞧着挺冷僻的,您要是喜欢,就拿去吧。”
楚榆买下龅牙胡亲戚的遗物,纯粹看不惯老人家的东西当废品卖,要是能送给喜欢书法的人,也算废物利用。
谁知骆爷爷越看越惊讶,翻完拓碑又翻了几页字帖。
“丫头,你这东西我不能要。”
楚榆寻思着拓碑和字帖不算好,练书法的人都这样,有自己钟爱的名家字帖,骆爷爷练楷书多,大概瞧不上她这行书字帖了。
谁知骆爷爷只是摇头,又问她东西是哪来的,好半晌才直摇头:
“你这丫头倒是有善心。舍不得被当成废品处理掉,就给买回来了。也是天意吧!那对老夫妻的儿子在国外汲汲营营,不愿意回国,甚至连父母的遗物都不想要。而你花了14块钱买的废品,转头就够你在大城市买楼买地,够你子孙后代吃穿不愁,而他在国外混一辈子,赚的也不如这箱废品多,他亏大发了!”
楚榆愣怔片刻,这东西竟然是古董文物?照骆爷爷这意思,这箱东西可不便宜。
也不怪楚榆不懂,这些东西看着没啥特别的,字帖和拓碑都有些泛黄,一眼看去,旧的厉害,她印象中的文物都摆放在博物馆里,有特殊的安保措施。
这些东西太亲民,看着真不值钱啊。
骆爷爷直笑,“傻姑娘,放在博物馆里的东西,都是博物馆修缮、精心保管后的,那东西没去博物馆之前,跟普通东西也没啥区别。喜欢文物的人当宝,不喜欢的打砸抢扔的,前些年的红兵砸的还少吗?不正是觉得文物平平无奇?”
楚榆不是没钱的人,倒没啥欣喜感。
“骆爷爷,这东西值很多钱吗?”
“拓碑啥的我不提,就说这行书,是那位的真迹!!按理说已经绝迹了,博物馆里展出的那套都不如你这个价值高,你说值不值钱?当然了,盛世古董才值钱,你现在拿出去卖,只会被人强行压价,左右你这丫头不缺钱,倒不如留些年。还是那句话,够你子孙后代吃穿不愁了。”
楚榆想到后世拍卖价动辄上亿的文物。
骆爷爷说得对,她不缺钱,既然这些都是好东西,那就留在手里吧。
骆爷爷能看出字帖不寻常,那对去世的老夫妻有眼力收藏字帖真迹,留下的拓碑能是假的?只是以骆爷爷的水平,看不出拓碑的年代,得去翻阅古籍才行。
“瞧着是宋朝之前的,等我去翻翻书,再给你确切答复。”
楚榆倒不急着知道,只是略有头疼,原先不在意,往家里一放,多看一眼都嫌碍事。
如今这废品摇身一变,成了价值连城的古董,她实在不知道该把东西放在哪里。
“骆爷爷,这些东西我该怎么保存?”
“倒没啥特别的,注意不要受潮,不要被虫蛀,不要淋雨。你这么说,我倒真担心你保存不好。”
骆爷爷怜惜古董,怕楚榆不上心,交代了不少注意事项。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2/12676/67614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