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琅琊诸葛
推荐阅读:重回1982小渔村、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不是吧君子也防、你们修仙,我种田、临安不夜侯、诡异世界求生手册、别这么对我、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逆天邪神、山村里的女人、
第133章琅琊诸葛</br> 琅琊阳都城内,诸葛家。</br> 诸葛氏传承自西汉汉元帝时,任司隶校尉,以执法严格、性情刚直见称的诸葛丰。</br> 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长成之后性情刚正不阿,不畏权贵。</br> 后虽开罪了元帝宠臣导致被诬陷罢官,但诸葛氏名声已传扬天下。</br> 后诸葛氏一直定居在琅琊,先在诸县,后至阳都,已经历数百年之久。</br> 此间,诸葛氏也历出秩比千石高官,传承门第,是徐州有名的士族大家。</br> 诸葛亮之父诸葛珪,就曾任兖州泰山郡郡丞,秩比六百石,是郡国级别的高官,可惜病死的早,没能留下太多的政治遗产。</br> 那一年,诸葛瑾十五岁,诸葛亮八岁。</br> 按照两汉的传统,诸葛瑾已经成年,则独立门户,赡养继母。</br> 而诸葛亮、诸葛均则因为未有成年,因此和两个姐妹一起被从父诸葛玄收养,养在膝下,视如己出。</br> 诸葛玄出身琅琊诸葛氏,乃是徐州名士,很有声望,与刘表、袁术、等活动在京城的世家大族子弟素有交往。</br> 而诸葛玄这个人相当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诸葛兄弟的从父,将他们带到荆州,有着养育之恩。</br> 更重要的是,诸葛玄这个人代表了袁术和刘表两大集团达成和睦。</br> 在历史上,关于诸葛玄的记载是有分歧的。</br> 三国志中记载,诸葛玄是为刘表所举荐,任豫章太守,治南昌。而裴松之补充的资料,则显示诸葛玄是被袁术所表奏,署豫章太守。</br> 结局也迥然不同,三国志中记载是被朱皓赶走之后病死,而裴松之记载则是为豫章人杀死,献投于刘繇。</br> 其实仔细梳理一下,有没有可能这两个记载都是真的,只是时间顺序不一样,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br> 诸葛玄因为徐州之变,带着诸葛亮等小辈南下投靠旧友刘表,在路过扬州的时候,被袁术发现,外交手段极为灵活的袁术在诸葛玄的身上看到了可利用价值。</br> 之前已经说了,袁术此时其实是焦头烂额的,不但身陷刘繇和刘表的东西夹击之中,北边还有郭贡、曹操等宿敌,再加上他对徐州的野心也引起了刘备的忌惮和敌意,可谓是四面楚歌。</br> 因此,袁术急于改变自身处境是显而易见的事情。</br> 北边的曹操暂时被吕布拖住,不用去管,刘繇因为扬州和袁术激战正酣,除非袁术让出扬州,否则也很难妥协。</br> 刘备的徐州更是袁术发展的方向,也不可能化敌为友。</br> 那么思考下来,唯有荆州刘表,是袁术最能达成合约的方向了。</br> 而且一旦和刘表罢兵,那么袁术就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刘繇,然后北上争夺徐州了。</br>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袁术先前会在庐江的问题上,对孙策食言而肥了。</br> 庐江的位置极为重要,毗邻长江,是同刘表一方的江上第一防线。</br> 而孙策和刘表、黄祖可是有杀父之仇的。</br> 如果把孙策放在庐江,袁术还怎么调整和刘表之间的关系?</br> 不扩大战争规模就得谢天谢地了,遑论议和。</br> 所以袁术宁可食言而肥,也没有让孙策担任庐江太守,最后选用的刘勋也是一个勋贵子弟,与曹操、袁术、袁绍、刘表、黄祖等人尽皆有旧,昔日都为好友。</br> 这样一个人呆在第一线,显然能够立竿见影的缓和双方的关系。</br> 诸葛玄来了之后,袁术极为敏锐的意识到他的价值。</br> 和刘表为至交好友的诸葛玄,如果能够出任豫章太守,这就和庐江的刘勋一起铸造了一道防火墙,完全割裂开了袁术本部和刘表本部,使得双方有了达成合约的现实基础。</br> 事实也正是如此发展,当袁术利用手中马日磾的符节,在豫章太守周术死后,立刻表奏诸葛玄署豫章太守。</br> 这里的署字是代理的意思,暂任官职,属于临时顶替。</br> 而马日磾的符节则起到了让豫章人接受诸葛玄的作用。</br> 很快,刘表的回应来了。</br> 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br> 刘表不但赞同了袁术的意见,而且还正式表奏诸葛玄为豫章太守,去掉了署字。</br> 诸葛玄的豫章太守,很可能是袁术和刘表齐心协力的结果,而事实上诸葛玄就任豫章太守之后,刘表和袁术确是罢兵议和,不再互相敌对,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br>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诸葛玄说不定能在豫章经营出一片天地,也进化成小军阀都说不定。</br> 可惜的是,李傕、郭汜此时深恨袁术,拒绝承认袁术和刘表的表奏,反而直接拜除了汉末名将,大司农朱儁的儿子朱皓为豫章太守。</br> 有了正式朝廷的背书,朱皓直接把诸葛玄一家子从南昌驱离到了西城。</br> 后来不论是诸葛玄死在了西城,为江西人民所杀,献头刘繇,还是逃回荆州,病死在襄阳,都不再重要了。</br> 此时诸葛氏族地中,一个面孔狭长纤瘦的青年走了出来。</br> 看见外面站着的十四岁弟弟,青年缓缓摇了摇头。</br> 这面容狭长的青年,正是年二十一的诸葛珪长子诸葛瑾,而他对面的十四岁少年,则正是将来名满天下,美名铭刻于整个华夏民族脊梁之上的季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br> “大兄,从父还是不允吗?”</br> 诸葛亮身材高大,长相刚毅,一双明目炯炯有神,神采飞扬。</br> 他的兄长诸葛瑾却是神情深后,沉着坚毅。</br> “从父久欲南下,前往荆州。去岁先是兵火,入冬之后,道路南行,才拖延至今。眼下琅琊已平,南下之路畅通无阻,从父已离刘使君年余,自然想要早日回返。”</br> 诸葛瑾口中所说的刘使君可不是刘备,而是八骏之一的荆州刘表刘景升。</br> 诸葛玄乃是刘景升的旧友故吏,之前在荆州时,就是刘表的老部下,后奉刘表之命入朝觐见。</br> 得知兄弟诸葛珪死后,赶忙告假于刘表,得到刘表支持后,先入朝廷,再绕行泰山,接了跟随父亲就职泰山的诸葛瑾、诸葛亮等人,返回阳都。</br> 回了阳都之后,立刻迎来了曹操的两征徐州。</br> 兵荒马乱,到处都是盗匪乱兵,诸葛玄哪怕有家兵保护,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南下。</br> 不得已困居阳都,等待南下的时机。</br> 现在终于战事平复,诸葛玄自然是不想继续等下去了,就准备带着诸葛亮等人启程。而诸葛瑾因为已经自立门户,诸葛玄只能劝他一起南下,而不是强硬带上。</br> “兄长,近日来,似有人针对我诸葛氏,在外散播我诸葛氏将携大量财货南下的消息。”</br> 诸葛亮此时身高已经接近诸葛瑾,超过了这个年代的平均值。</br> 此时他的脸上满是忧虑,对着诸葛瑾劝说道:“此事不得不防,如今盗匪横行,乱兵聚团,若是财货的消息引来他们的注意,那此时上路,何异于小儿持金过闹市?”</br> “若是这谣言当真是有人蓄意而为,弟深恐对方还有后招,不发则已,一发之下,我诸葛氏恐有倾覆之危啊。”</br> 诸葛瑾不但没有呵斥弟弟杞人忧天,反而也是忧虑的点了点头:“我弟之言甚为有理,为兄也素忧之。最近的传闻我也有所听闻,却也查不出从何而来,或是真有人在针对我家。只是我诸葛氏在阳都一向与人为善,长辈为官也颇有声望,不曾树敌,当真想不到是何人想要陷害我家。”</br> 诸葛亮摇头叹息:“奈何叔父不肯相信,”</br> 他很是忧虑,对方放出这样的信息,显然对诸葛氏存有恶意,想要借助盗匪乱兵之力,行不轨之事。</br> 可他虽然看到了这一点,却不能警示从父,哪怕请出了兄长都不行,这让他有种无力感。</br> 尤其是从父执意要去荆州投奔刘表,这让诸葛亮很是不能理解。</br>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4/14305/77293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