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 第四十七章 初定(第一卷完)小小总结

第四十七章 初定(第一卷完)小小总结

推荐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你们修仙,我种田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临安不夜侯什么叫进攻型上单啊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混在末日,独自成仙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妥罗自刎后,脱原保照着父亲生前的安排,向明军投降,将李朝使者团被杀的事情全部推到自己父亲身上来。</br>  负责此次战役的主将便是袁广,他也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建州女真这一招“舍车保帅”妥罗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全族的发展。无论如何,建州女真也为了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这一次大明和李朝的再次联合起来的“扫穴”使这个游牧民族元气大伤。</br>  袁广得到妥罗的人头后,与李朝军寒暄了一番便下令班师。建州女真望着浩浩荡荡的明军远去的背影,眼里充满了仇恨。但是没有办法,大明太强大了。遵妥罗的遗命,脱原保为建州女真新任首领,他决定全族人都往北迁徙,暂且休养生息,尔后在缓缓图之,此不在话下。</br>  乾清宫西暖阁内,前不久上奏反对朱佑樘加封阵亡的山西都指挥使郑瑀的潘固。大概觉得皇帝脾气好,在得知朱佑樘准备创办军器司,研发火器时,他为了自己“清流敢诫”之名再一次上疏呈反对意见。</br>  可这一次,朱佑樘觉得他很烦,很烦,决定给这个不知死活的狗东西一点儿颜色瞧瞧。</br>  “万通,这个潘固胆大妄为,屡次奏言,好生狂妄、无礼,你着锦衣卫拿来承天门前,实杖一百棍。革职为民,永不叙用。”</br>  说起这个廷杖可谓是大明朝的特色,廷仗制度,是明朝时期一个不成文的惩罚制度,主要惩罚一些在朝堂上得罪了皇帝的官员,其实廷仗制度并不在明朝的律法当中。</br>  廷杖最早还是出现在洪武年间,朱重八惩罚刑部尚书茹太素用的。这是廷仗之刑是在明朝的第一次行刑,后来廷仗之刑才逐渐有了体系。</br>  万通自从上次奉命保护王恕后,又闲了下来,此刻听见朱佑樘又委以自己“重任”大喜道:“臣遵旨。”</br>  见旨后,诸位御史大惊,急忙送礼、撺掇了内阁首辅刘吉联名上疏,为潘固求情。</br>  不过这个时候,朱佑樘压根都不在西暖阁,早跑到坤宁宫去带着皇后张玉儿去南海子骑马去了。</br>  得了御旨的锦衣卫立刻行动,三十二名缇骑在万通的带领下前去御史潘固府上抓人。本以为这名清流会跪下求饶,没想到潘固依旧嘴硬的狠,说道:“廷杖就廷杖,我有何惧哉?”</br>  闻言,万通冷哼一声,心想道:“还给老子嘴硬,老子一会儿有你受的!”</br>  这一路过来,御史潘固不停的被锦衣卫推推搡搡,等到了承天门时,他裤子已被扒了,被锦衣卫死死按在地上。</br>  万通站到后面,冲行刑的校尉使了个眼色,道:“给我着实打!”</br>  这庭杖怎么打,是很有讲究的,又分“着实打”和“用心打”两种。</br>  着实打,行刑者会脚尖张开,这种打法相对较轻,最多也就致残而已。</br>  至于用心打,行刑者脚尖闭合,如果在庭杖时没有将受刑者打得快死还没死,那行刑者就有性命之忧。</br>  这两种打法,锦衣卫早就知道。</br>  万通嘴里喊的“着实打”,可在眼色上,行刑校尉却是心领神会,将脚尖闭上,在体内酝酿力道。</br>  “砰!”</br>  “砰!”</br>  校尉握着木棍,手里加足分量,对万燝痛加锤打。</br>  等一百棍够了数,校尉扔下木棍,上前试探了下鼻息,发现潘固气息微弱,但明显还活着,自己也松了口气,即转身道:</br>  “禀大人,行刑已毕!”</br>  万通看着此时奄奄一息的潘固早已经没有了刚刚的高傲,冷笑一声说道:“行了,把他送回去吧!”</br>  校尉们将潘固送回家中时,他不过是一息尚存,早就昏死过去。</br>  但结果就是,潘固未曾在承天门被杖死,却是回家两日后忽然在一晚暴毙而死。</br>  这个死,其实就和庭杖没什么关系了,是他在家调养的问题,而且是皇帝下的旨,个中情由谁也不敢说什么。</br>  此次廷杖,让朝中那些御史明白一个道理,这个皇帝是不好惹的,惹生气了他是真敢打你,而且很有可能会把你打死。之前还收了礼准备求情的刘吉也突然反悔了,他不可敢引火烧身。但是刘吉很快就有别的麻烦来了。</br>  且说,刘吉自当上内阁首辅后,他手底下那些人是无恶不作。尤其是大明南疆的镇南关。</br>  镇南关,始建于西汉,初名“界首关”,又名“雍鸡关”或“大南关”。</br>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掉南越国,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管辖今安南北部和中部地区。</br>  今天安南北部的红河流域属交趾郡管辖,治所在son平县(即今河内西北)。</br>  汉武帝为了强化对交趾三郡的统治,在今大青山、金鸡山一带修建了雍南关(后改名界首关)镇守交趾地区,直到唐末,安南北部和中部地区一直归属于北方。</br>  唐朝时期,安南北部和中部地区隶属于大唐安南都护府管辖,界首关又被称为“安南关”。</br>  等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下旨重修安南关,将其改名为“鸡陵关”。永乐五年时曾改名“镇夷关”,宣德年间,宣德帝把“镇夷关”改名为“镇南关”。</br>  镇南关是一道雄关险隘,关的东西两侧是高耸入云的大山,大山陡峭险峻,飞岩绝壁。山底下是一条由北向南的蜿蜒公路,镇南关位于两山之间,依山而建,凌空而立,关雄隘险,虎踞龙蹯,扼天堑之险要,截南北之通途,是历代兵家镇守之重地,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r>  这镇南高达10米厚8米,全关只有三座城门,向东而开面向南疆只开一座,向北而开通达大明则有两座。关内设多种防御建筑,易守难攻,有西南之咽喉、天下第一关之称。这几年为明朝为防西南一些番邦小国特花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建造而成。尔后经过西南众多总兵不断修缮,等到了弘治年间,方有今日之规模。</br>  镇守天定关的守备是有着南疆第一勇将之称的贺战,这贺战祖辈世居镇南关,到了他父辈这一代,贺家已成为镇南关第一名门世家。</br>  随着新帝朱佑樘的登基,国家开始改元换代,大喜的是新帝登基后依然让贺战镇守天定关,但有苦难言的是京师派了一督察伍准,让贺战协同他一同打理天定关军务。这伍准一来,贺战不得不屈居于副将。</br>  伍准自己没有多大本事却依靠自己的老板是当朝内阁首辅才得以坐上这镇南关的城主,自从伍准来了镇南关之后他是作威作福,其手下的鹰狗更是仗着他的权势在关里为非作歹。碍着这刘吉是当朝皇帝的面前的红人,贺战也只能忍声吞气。</br>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4/14380/75243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