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罗艳红
推荐阅读:人道大圣、抗战:我能赋予小兵词条、重生后,恶毒女配拿稳白月光剧本、谍战:红色特工之代号不死鸟、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入狱十年,谁还见义勇为啊、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四合院:何大明的重来人生、没钱修什么仙?、以死相逼、
这一幕瞧的伊秋水的眼都直了。</br> 她一脸震惊的看着杨军。</br> 没想到自己的男人懂得这么多,竟然从他嘴里说出很多医学专业术语,而且还对人体构造如此熟悉。</br> 她就好像第一次认识杨军一样,这个男人每次都能给她带来惊喜,这就是所谓的男人魅力吧。</br> 杨军本来想说子弹穿透心脏的,但一想到自己想帮助罗艳红的,没必要出如此难的题目,所以临时改变了主意。</br> 要知道子弹穿过心脏,依照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技术,基本上是没治了,所以,为了考核能顺利的进行,他索性降低了题目的难度。</br> “心包有没有裂缝?”伊秋水突然问道。</br> 杨军见她对这个题目也感兴趣,知道这丫头动了较劲的心思,于是,他微微的点了点头。</br> “有,只是在心肌和心包之间有一条狭小的裂缝。”</br> “如果血液不是喷涌着进入心包腔,而是相对缓慢的渗透,那就赢得了抢救的时间。”罗艳红不甘落后,看了伊秋水一眼,似乎两人开始较上劲了。</br> 尹秋水:“剩下的事就更简单了,直接进行手术缝合。”</br> 罗艳红:“……”</br> 伊秋水:“……”</br> ……</br> 两人你来我往,你一句我一句就把手术中遇到的问题全都说了一遍。</br> 这一幕看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那些年龄大的应聘者也频频点头。</br> 从他们的表情上,杨军看得出来,国内的医疗水平和国外的想比有着很大的差距。</br> 不过,伊秋水相对于罗艳红,能力是差了一点,毕竟她大学毕业后,没有在国外医院工作的经历,回国后虽然在大医院干了段时间,但很快就调到了轧钢厂当厂医,所以,她的水平相对于罗艳红来讲,确实有些不足。</br> 不过,即使是这样,伊秋水的医术水平也比现场的那些应聘者高了不少。</br> 杨军见她们没完没了、甚至是乐在其中的讨论手术方案,于是连忙挥手打断道,</br> “好,算你手术成功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不让术后感染。”</br> 杨军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补充道:“我要特别说明一下,这个伤者对青霉素和头孢类的注射液过敏。”</br> 杨军的话一出,别说是罗艳红和伊秋水了,就是现场的其他应聘者都皱着眉头。</br> 很少有病人对药物过敏的,可以说,百万中不出一个。</br> 更何况是对两种药物同时过敏。</br> 众人纷纷怀疑杨军是故意刁难罗艳红的。</br> 罗艳红一听,眉头皱的很深。</br> 世界上通用的基本上都是这两种消炎药物,而杨军给题目设置了障碍,伤者对这两种药物过敏,以她丰富的医学知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类似的消炎药。</br> 她抬头看了看杨军,发现他嘴角噙着笑,知道他是故意为难自己。</br> 她脑子里不停地想着还有什么药物能替代这两种药。</br> 她看得出来,今天能不能留在轧钢厂当厂医,眼前这个人就能决定她的命运,所以,她无论如何都要通过这次考核。</br> 毕竟局限于年代的限制,现代根本就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消炎药,无论普通的医生,还是女博士,他们纵是想破脑袋,都找不出其他的可代替药物。</br> 就连那些应聘者都想不出其他的药物。</br> 他们既庆幸有可悲。</br> 庆幸的是,这个题目不是考核他们的,可悲的是,自己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竟然不知道除了青霉素和头孢外还有第三种消炎药。</br> “对不起,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的消炎药。”</br> 沉思了半天,罗艳红最终也没有想出办法。</br> 所以,她只好认输。</br> “这位同志,如果你能说出其他的药物,我甘愿认输。”</br> 罗艳红并不甘心认输,只好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杨军。</br> 因为杨军的条件太苛刻了,这世上哪有人同时对两种药物过敏的,这明显的就是为难她啊。</br> “这位同志,我们这些人都是在医院工作几十年的人了,可从未听过除了青霉素和头孢外,还有其他的消炎药。”</br> 旁边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应聘者插嘴道。</br> “对对,这位同志,你就是故意为难人的,你要是能说出药物的名字,我们都认输。”</br> “是啊,你说啊,你这就是故意为难人的。”</br> 这时不断的有人附和。</br> 罗艳红见大家都站在她这边,纷纷对杨军表示不满,她饶有兴趣的看着他。</br> 杨军闻言,也不生气,幽幽地说道:“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注射液。”</br> 众人闻言,全都愣住。</br> 大家面面相觑,彼此之间用眼神交流着,似乎在询问对方有没有听过这个名字。</br> 杨军蒋庄,笑了笑,直接走到桌子前,拿起笔把这两个名字写在纸上,并且还把他们的化学方程式也写了出来。</br> 这些应聘者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家都知道,学医的和化学分不开,尤其是那些专门研制新药物的学者。</br> 大家纷纷围了过来,并且热烈的讨论这个药方的可行性。</br> 要知道研制新药物最主要的就是确定要抑制的病菌,然后再据此研发相对应的药物,而药物的研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年累月,不停的实验,最后得出固定的化学方程式。</br> 而杨军现在直接把药物的方程式写了下来,这样就可以省去中间许多的实验步骤,而且还能节省许多资源。</br> 换句话说,药厂直接可以按照这个方程式量产药物。</br>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4/14653/76576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