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出来吧,密折
推荐阅读:万相之王、宅男侵入動漫世界、重回1982小渔村、不是吧君子也防、你们修仙,我种田、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诡异世界求生手册、穿成史莱姆,三年炼气,五年筑基、秦时明月之政、怪异收容专家、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王猛等人听了朱平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慨,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还什么消息渠道不通畅?!什么奏疏内容相对公开?......问你感想,你还真敢想!自己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没点逼数啊!真是乳臭未干,胸无城府!这一次我们失手了,下一次你朱平安可就没有这种好运气了!
“平安得见诸位大人,倍感亲切,一时孟浪,胡言乱语了起来,令诸位大人见笑了。”朱平安一番感慨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众人说道。
“哪里,年轻人就要多思多想,朱大人方才提到的,也非无的放矢。”
徐海微微笑了笑,开口勉励道。他以前也是一个愤青,惯是喜欢指点江山,看到朱平安,宛若看到当年的自己,所以看朱平安是越来越顺眼了。
谭纶只是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一双眸子如古井一样,深不可测。
朱平安不着痕迹的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中,尤其是着重留意了徐海和张谷一的神情。
自己方才的一番感慨,可不是一时孟浪、胡言乱语,而是有意而为之。
看到徐海和张谷一的神情,朱平安嘴角微微勾起,然后低下头,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做出了一副标准思考者的模样。
果然,朱平安沉思了数秒之后,便听到了徐海的声音,“朱大人在想什么?”
“平安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朱平安抬起头,若有所思的回道。
什么?解决这些问题?
王猛等人闻言,不屑的哼了一声,朱平安,说你胖,你还喘上了?!那什么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是能轻易解决的嘛?!年纪不大,口气不小!
“哦,朱大人可有什么想法?”徐海饶有兴致的问道。
“我在想,在当今现行的奏折奏疏基础上,是否可以增设一种密折?”
朱平安缓缓说道,将狐狸尾巴显露了出来。
没错!
就是密折!朱平安前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慨,就是为了推出密折而做的铺垫。
朱平安很早就想将始于康熙晚年盛行于雍正朝的密折制度,引入到这个朝代了,不过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将密折制度提了出来。
清朝的密折制度,是朱平安印象很深的一项制度,深刻程度不下于清宫侍寝的翻牌子制度。
清朝不像明朝,清朝没有锦衣卫,没有东厂,没有这些特务机构,高坐庙堂、深居九重的皇帝是如何掌控朝野上下的?!如何监视臣子?!如何足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何他们所依仗的主要手段便是密折。
通过密折,他们无需没有东厂、锦衣卫这些饱受天下诟病的特务机构,也可尽知天下事。有两个很经典的例子:雍正初年,有一位官员卖了一顶新帽子,爱不释手,第二天上朝免冠谢恩,雍正便玩笑的对他说,爱卿可不要把你的新帽子弄脏了啊。还有一个官员有一天晚上跟朋友玩“叶子戏”,不知为何叶子丢了一片。第二天上朝,雍正问他昨晚怎么打发时间的,官员如实回答说玩叶子戏。雍正满意的笑了,从袖子取出一片叶子,对官员说,爱卿拿回去把昨晚那一局接着玩完吧。官员双手接过叶子一看,正是他昨晚丢失的那一片叶子,顿时汗流浃背!
所谓密折,顾名思义,与明朝相对公开的奏疏,突出了一个“密”字。
具体操作是:四品以上中央及地方官员以及皇帝特许的一些臣子,亲笔缮写密折,写好后,装入折匣,不经由驿站,派专人送抵京城御览。折匣只有两把钥匙,一把在上奏官员手上,一把由皇帝保管,其他任何人无法打开。这是一个个专属于皇帝和单个臣子的信息渠道,辐射全国。
雍正时期,共有一千两百多名臣子有密折之权。密折只规定形式,不限制内容,无论弹劾奏疏还是奇闻趣事等一切听闻皆可上报。通过密折制度,皇帝就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帝国上下一切风吹草动,尽归眼中,统览全局,掌控一切。
清朝的密折制度是封建王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一大利器!
朱平安相信,以嘉靖帝的绝顶聪明以及对权力的贪婪,只要听闻密折制度,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其采纳,作为巩固其统治、牢牢掌控大明的手段。
虽然大明有锦衣卫有东厂,但是这两个特务机构各有局限,远不足于满足皇帝掌控天下的要求,不然也不会有西厂出现了。东厂太监阴暗变态,锦衣卫良莠不齐,监察御史多有怠职,有了密折,那天下官员都可以成为皇帝的耳目,这可是一批高素质的特务,远非太监、番子所能比。
嘉靖帝一定不会拒绝。
徐海是此行的调查组负责人,张谷一是东厂的人,是此行的监督人。
这两人是关键。徐海对自己印象不错,张谷一又算是故人,两人又非一伙,相信自己提出的“密折”提议,一定可以通过两人传到嘉靖帝耳中。
当然,朱平安提出密折,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巅峰。
一来,朱平安是为明朝以后考虑,消除、限制明朝后期的党争内耗。清朝的密折制度是打击朋党的一项利器,各级官员相互牵制、互相监视,可以有效杜绝官员之间结党营私、朋比为奸。明朝党争,内耗严重,极大地削弱了明朝的力量,也是明朝这座擎天大厦倒塌的一大原因。希望可以最好能将党争消灭于萌芽状态,为大明消除这一隐患。
二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朱平安提出密折,也是为了给自己攘取利益。朱平安想要得到密折上奏的权利,有了这一权利,朱平安虽然远离中央权力中枢,但是也可以时常在嘉靖帝面前刷存在感,攘取政治资本,世界上有那根大腿比嘉靖帝这根大腿更粗,只要自己抱紧了,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那都不是梦;另外,自己有密折上奏的权利,就相当于手里有了核威慑,其他想要针对自己的人,也要掂量掂量,老子“大明第一奏神”的外号可不凭空得来的,免得这种被人弹劾的情况再现。
https://www.lwbook.cc。https://m.lwbook.cc
王猛等人听了朱平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慨,很是不屑的撇了撇嘴。
还什么消息渠道不通畅?!什么奏疏内容相对公开?......问你感想,你还真敢想!自己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没点逼数啊!真是乳臭未干,胸无城府!这一次我们失手了,下一次你朱平安可就没有这种好运气了!
“平安得见诸位大人,倍感亲切,一时孟浪,胡言乱语了起来,令诸位大人见笑了。”朱平安一番感慨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众人说道。
“哪里,年轻人就要多思多想,朱大人方才提到的,也非无的放矢。”
徐海微微笑了笑,开口勉励道。他以前也是一个愤青,惯是喜欢指点江山,看到朱平安,宛若看到当年的自己,所以看朱平安是越来越顺眼了。
谭纶只是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一双眸子如古井一样,深不可测。
朱平安不着痕迹的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中,尤其是着重留意了徐海和张谷一的神情。
自己方才的一番感慨,可不是一时孟浪、胡言乱语,而是有意而为之。
看到徐海和张谷一的神情,朱平安嘴角微微勾起,然后低下头,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做出了一副标准思考者的模样。
果然,朱平安沉思了数秒之后,便听到了徐海的声音,“朱大人在想什么?”
“平安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朱平安抬起头,若有所思的回道。
什么?解决这些问题?
王猛等人闻言,不屑的哼了一声,朱平安,说你胖,你还喘上了?!那什么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是能轻易解决的嘛?!年纪不大,口气不小!
“哦,朱大人可有什么想法?”徐海饶有兴致的问道。
“我在想,在当今现行的奏折奏疏基础上,是否可以增设一种密折?”
朱平安缓缓说道,将狐狸尾巴显露了出来。
没错!
就是密折!朱平安前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慨,就是为了推出密折而做的铺垫。
朱平安很早就想将始于康熙晚年盛行于雍正朝的密折制度,引入到这个朝代了,不过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将密折制度提了出来。
清朝的密折制度,是朱平安印象很深的一项制度,深刻程度不下于清宫侍寝的翻牌子制度。
清朝不像明朝,清朝没有锦衣卫,没有东厂,没有这些特务机构,高坐庙堂、深居九重的皇帝是如何掌控朝野上下的?!如何监视臣子?!如何足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何他们所依仗的主要手段便是密折。
通过密折,他们无需没有东厂、锦衣卫这些饱受天下诟病的特务机构,也可尽知天下事。有两个很经典的例子:雍正初年,有一位官员卖了一顶新帽子,爱不释手,第二天上朝免冠谢恩,雍正便玩笑的对他说,爱卿可不要把你的新帽子弄脏了啊。还有一个官员有一天晚上跟朋友玩“叶子戏”,不知为何叶子丢了一片。第二天上朝,雍正问他昨晚怎么打发时间的,官员如实回答说玩叶子戏。雍正满意的笑了,从袖子取出一片叶子,对官员说,爱卿拿回去把昨晚那一局接着玩完吧。官员双手接过叶子一看,正是他昨晚丢失的那一片叶子,顿时汗流浃背!
所谓密折,顾名思义,与明朝相对公开的奏疏,突出了一个“密”字。
具体操作是:四品以上中央及地方官员以及皇帝特许的一些臣子,亲笔缮写密折,写好后,装入折匣,不经由驿站,派专人送抵京城御览。折匣只有两把钥匙,一把在上奏官员手上,一把由皇帝保管,其他任何人无法打开。这是一个个专属于皇帝和单个臣子的信息渠道,辐射全国。
雍正时期,共有一千两百多名臣子有密折之权。密折只规定形式,不限制内容,无论弹劾奏疏还是奇闻趣事等一切听闻皆可上报。通过密折制度,皇帝就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帝国上下一切风吹草动,尽归眼中,统览全局,掌控一切。
清朝的密折制度是封建王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一大利器!
朱平安相信,以嘉靖帝的绝顶聪明以及对权力的贪婪,只要听闻密折制度,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其采纳,作为巩固其统治、牢牢掌控大明的手段。
虽然大明有锦衣卫有东厂,但是这两个特务机构各有局限,远不足于满足皇帝掌控天下的要求,不然也不会有西厂出现了。东厂太监阴暗变态,锦衣卫良莠不齐,监察御史多有怠职,有了密折,那天下官员都可以成为皇帝的耳目,这可是一批高素质的特务,远非太监、番子所能比。
嘉靖帝一定不会拒绝。
徐海是此行的调查组负责人,张谷一是东厂的人,是此行的监督人。
这两人是关键。徐海对自己印象不错,张谷一又算是故人,两人又非一伙,相信自己提出的“密折”提议,一定可以通过两人传到嘉靖帝耳中。
当然,朱平安提出密折,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巅峰。
一来,朱平安是为明朝以后考虑,消除、限制明朝后期的党争内耗。清朝的密折制度是打击朋党的一项利器,各级官员相互牵制、互相监视,可以有效杜绝官员之间结党营私、朋比为奸。明朝党争,内耗严重,极大地削弱了明朝的力量,也是明朝这座擎天大厦倒塌的一大原因。希望可以最好能将党争消灭于萌芽状态,为大明消除这一隐患。
二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朱平安提出密折,也是为了给自己攘取利益。朱平安想要得到密折上奏的权利,有了这一权利,朱平安虽然远离中央权力中枢,但是也可以时常在嘉靖帝面前刷存在感,攘取政治资本,世界上有那根大腿比嘉靖帝这根大腿更粗,只要自己抱紧了,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那都不是梦;另外,自己有密折上奏的权利,就相当于手里有了核威慑,其他想要针对自己的人,也要掂量掂量,老子“大明第一奏神”的外号可不凭空得来的,免得这种被人弹劾的情况再现。
https://www.lwbook.cc。https://m.lwbook.cc
本文网址:https://www.9xbd.com/xs/16/16067/83583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9xbd.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